第八百七十八章 重返东京(三)_重生曼哈顿1978
八六中文网 > 重生曼哈顿1978 > 第八百七十八章 重返东京(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七十八章 重返东京(三)

  “因此,人们会找一个安全的存放点,把金属铸币寄存在那里~”

  “比如,英国皇家铸币厂旁边的伦敦塔,就是一个较早的金属铸币寄存仓库。”

  “不过在1640年,当时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因为财政枯竭强行占用了伦敦塔里人们存放的的12万英镑金银币,后来经激烈抗议,才发还给民众。”

  “从此,人们便不再信任由国王控制的“伦敦塔”,转而把手中的金银币存放在伦敦的金匠铺里代为保管,金匠铺会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并开具一张纸质的存款票据,储户拿着这张收据就可以随时到金匠铺兑取金银币。”

  “这种收据,实际上是储户和金匠铺主人之间的私人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纯靠储户对金匠铺的信任。”

  “金匠铺主人会对收据做了一个副本备份,这样就能防止在兑取时发生纠纷,当收据的持有人来兑取金银币时,金匠铺主人可翻开备份资料,找到收据持有人的线索。”

  “此外,如果一张收据对应的金匠铺,在当地储户中拥有非常好的声誉和诚信,那么这张收据就较容易流转给愿意接受它的人。。”

  “到了17世纪下半叶(1650年以后),伦敦金匠铺逐渐发展成为了专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存款票据(银行券)、开设支票账户的金融服务机构,慢慢在民间有了自己的专属名称金匠银行(Goldsmithbank)。”

  “金匠铺的主人,也变成了金匠银行家(Goldsmithbanker)。”

  “当时,由于越来越多的金银币存放在金匠铺里,金匠铺主人便开创性地找到一个新的发财之道~”

  “他们将一小部分的金银币留下来,以供储户兑取,然后将一大部分的金银币以高利率贷款出去,形成放贷业务,并以此获利。”

  “由于放贷业务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金匠铺商人便想吸引更多的储户把金银币存进来,以进一步扩大贷款业务。。”

  “于是他们决定向储户不再收取保管费,而是支付一定的利息,慢慢形成了与现代银行类似的吸收存款业务。”

  “当储户将金银币贮存进来时,金匠铺就会给其开具一个存款票据,这就是最早的银行券,也是最早的信用货币雏形。”

  “存款票据和以前的收据一样,都是兑取金银币的信用凭证。”

  “不过不同的是,存款票据有利息,收据是无息的。”

  大卫伸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歪头看向小秘书玛姬,故意放缓了语速说道。

  “在这些金匠银行(Goldsmithbank)划分好了各自地盘,准备垄断本地银行业的时候。。”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了。”

  “英王威廉三世,在英格兰银行成立的特许状上写到~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为促进英国人民的公共利益。”

  “他支持成立英格兰银行最初目的,是想帮助王室政府筹集战争资金。。”

  “英格兰银行成立时,向公众公开募集到的120万英镑全都借给了王室政府,利息率8%,并获得了同等数额的银行券发行权。”

  “这120万英镑既是英格兰银行的全部资本,也是出资股东对王室政府的债权。”

  “所以最初的英格兰银行券,实质上就是王室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发行的一种国债。”

  “不过在当时,任何一种银行券都不是法定货币,它是否被人们接受取决于人们的信任态度,而不是强制的法律规定。”

  “同样地,任一银行券都可能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而一旦无法兑付,储户只能自认损失。”

  “但是~”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由议会批准+国王支持的,相较于其它金匠银行券更具公信力~”

  “因为当时一些金匠银行家,为谋私利而经常出现不考虑储户财产安全、金银币投机、高利率放贷等行为,经常受到人们指责。。”

  “所以英格兰银行券发行不久后,很快便在伦敦地区形成良好的信誉基础。。”

  “而那些原本对英格兰银行怀有敌意的伦敦金匠银行或私人银行,慢慢发现在英格兰银行开设账户对自己也非常方便,便也纷纷放弃发行自己的票据,改用了英格兰银行券。”

  “1725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尝试部分印刷有固定面值的银行券,最低面值20英镑,其他面值以10英镑累加递增,如30和40英镑,最高为90英镑。”

  “英格兰银行还首次公布了金属货币与银行券,1英镑=20先令=240便士。”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伦敦的私人银行开始形成规模性,且集中在伦敦的伦巴第街(金融城)。。”

  “伦敦的货币(银行券)市场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伦巴第街是当时货币市场的代名词。”

  “伦敦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带动着非伦敦地区各地方私人银行业的发展,也带动着非伦敦地区银行券的尝试和推广。”

  “1750年以前,英国只有极少数的几家郡县级地方私人银行。”

  “到了1810年,全英国地方私人银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700家。。”

  大卫再次故意提高了一些声音,语气加重的说道。

  “但是!”

  “早在此前的1708年,英国议会就通过的一项法案规定!”

  “该法案中规定除了英格兰银行外,禁止超过6个合伙人的股份制银行发行纸币,对英格兰银行发行纸币的唯一限制,就是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其资本金。”

  “因此在后面的一百多年里,无论是在伦敦或是非伦敦地区,除了英格兰的银行券,英国没有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只有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这种准垄断情况,直到1826年才被打破。”

  “1770年代以后,由于支票的流行,大多数伦敦的私人银行都停止了发行银行券,转而使用英格兰银行券,需要时再到英格兰银行兑取黄金,英格兰银行券也因此成为了金币的代用品。”

  “不过,在这个时期有一些商人或富人也在伦敦开设起小型私人银行。”

  “它们发行的银行券和英格兰银行券一起,共同在伦敦市面上流通。”

  “这种情况直到1797年初,法国人发动了对威尔士入侵的消息,在民间造成恐慌。。”

  “人们纷纷拿着银行券到银行挤兑金银币,直接让很多私人银行因挤兑倒闭,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也出现了大量流失。”

  “同年2月,英格兰银行只能无奈的对外宣布,暂停银行券兑现金币的业务。”

  “紧接着5月,英国议会通过《银行限制法案》~该法案限制英格兰银行使用金银币支付或兑现银行券,使英格兰银行券成为了不可兑现的纸币。”

  “这也让法案制定者认识到了,只要纸币不可兑现,就可以随意发行纸币,以此获得巨额的铸币税,增加财政收入。。”

  “实质上,这是统治者利用滥发纸币来掠夺百姓财富。”

  “此后的1797-1821年,英国便进入了长达24年的限制兑现期。”

  “在此期间,英格兰银行券大量发行面值为1英镑和2英镑的小面值银行券。”

  “它们不仅补了流通中金币的不足,还为当时英国政府对法战争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些1英镑和2英镑的小面值银行券,快速渗入到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其便于人们日常使用、携带,流通效率明显比金银币更便利,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肯定。”

  “从此,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才开始大规模地从英国向欧洲,向全世界流行起来。”

  “1826年,英国议会通过《银行合伙人法案》(theBankingCo-PartnershipActof1826)。”

  “该法案的主要有两点内容~”

  “一,任何个人和团体都有权组建股份银行公司,股东人数不受限制(鼓励设立新的股份制银行,打破了自1708年的规定),同时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城外65英里的范围内享有唯一发行股份制银行券的特权(伦敦的私人银行仍可发行银行券)。”

  “二,允许英格兰银行在英国各地设立分支行。”

  “《银行合伙人法案》通过后,英国的银行业便展开了一场合并潮,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起来,这些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发行自己的银行券。。”

  “从此,英国的纸币流通中,除了英格兰银行券和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还有了股份制银行的银行券。”

  “英国的纸币流通更加多样化、更加繁杂,不过随着英格兰银行对纸币发行权的逐渐垄断,英格兰银行券最终成为了流通中的唯一主宰。”

  大卫说着,目光看向正在埋头记录的卡内斯,笑道:“在这一时期成立的Norfolk&NorwichBanking,就是巴克莱银行的前身。”

  “哈德斯菲尔德银行、布拉德福德银行和森伯兰联合银行,后来都合并进入了汇丰银行。。”

  “1914年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下令要求英格兰银行中断纸币和黄金的自由兑换。”

  “同年8月,英国财政部印刷发行了10先令和1英镑票据当作纸币在市场上流通,目的为筹集战争资金。”

  “1921年后,市面上除了英格兰银行券,还有财政部票据。”

  “1928年,英国议会通过《通货和钞票法案》(CurrencyandBanknotesAct1928),在法律上确认了英格兰银行为全国的货币发行唯一机构。”

  “从此,英格兰银行券正式成为了英国纸币的唯一主宰,完成了纸币流通的统一性。”

  “1931年,英国彻底脱离金本位制度以后,英格兰银行券成为了金本位接班人,成了英国的法定信用纸币!”

  “它仅靠着政府信用的背书,不可兑现黄金,并延续使用至今。”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时提出的米元绑定黄金,也正是充分参考了英国货币近三百年的发展史,才确定了米元金本位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

  “现在~”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了,各国货币的本身价值在浮动汇率时代,将直接体现在该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当中!”

  “米元作为曾经的世界货币,虽然已经脱离了金本位制度,却又和石油绑定在一起了。。”

  “当石油进口国,需要消耗大量米元储备进口原油的时候,米元因供不应求就会出现票面价值上涨~”

  “而与之相对应的其他国家国币,就会出现不同幅度的贬值。”

  “这时候,米元与他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参照物,就变成了石油!”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出者亨利·桑顿,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用来考察货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的观察结果,大致可以被总结为~”

  “高利率可以防止资本外逃,或者甚至吸引国外的流动性。”

  “高利率可以吸引民众将部分现金存放到银行账户上。”

  “通过维持高利率,中央银行就可以降低流通速度,吸收货币,从而给经济活动降温。”

  “与此相反,低利率将会增加货币供给并且刺激经济活动。”

  “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影响此时的利率水平。”

  “如果人们担心将来发生通货膨胀,此时的利率水平就会相应地提高。”

  “非计划的信用收缩可能导致经济萧条~反之,通过增加借贷导致信用的大幅扩张,可能导致经济过热。”

  “因此,如果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还没有达到充分就业,那么,增加货币供给只会促进经济增长。”

  “另外~”

  “桑顿通过长期的研究,还发现~”

  “如果增加货币供给,把利率降低到商业团体的预期盈利水平之下,就会导致借贷数额大幅上升,结果商业活动的水平也大幅提高。”

  “但是在特定的经济活动增长水平下,社会有能力吸收更多的货币。”

  “每一次货币供给的增加,在后来似乎都被证明是合理的~只要随后的经济活动能够随之增长,直至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

  “而目前米国遇到的滞胀问题的关键,也正是在这里!”

  “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中央银行在对危险毫无察觉之时过多地增加货币供给,而当它察觉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换句话说,信用体系是不稳定的,增加信用似乎欺骗性地证明了信用增加的合理性。。”

  “反之,减少信用似乎也证明了信用减少的合理性。”

  “对于这种现象,桑顿也不能够解释到底为什么。。”

  “我们作为他的后来人,却可以用人类的活动只是对运动着的事物的被动反应,与信息获得的滞后性,对此加以解释。。”

  “而它的本身,就具有自然法则性,也就决定了不仅是那个时候的利率工具经常会失效,就是在如今甚至于在以后无数年里~这个工具还将保持这种特性,也进一步佐证了政府推出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会失灵。。”

  “当然了,这种内在不稳定性的观点与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但它也向人们表明了,经济运行具有自我脱轨的能力,正像经济具有自我复轨的能力一样。”

  “这种正向反馈和负向反馈的结果,充其量与潮起潮落是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我们要说桑顿的著作已经包含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周期理论,或许还值得商榷~”

  “但他在他的著作《大不列颠票据信用的性质和作用的探讨》中,阐述的经济循环现象及对这种现象的论述,无疑已经让他非常接近那块从未有人触及的高地了。”

  “不过这本书在他那个年代出版后,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为亨利·桑顿在这本书里,从未强调过他的观点是多么新颖和具有原创性。”

  “但实际上,这部著作在大量复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却又处处可见到新颖原创的观点。”

  大卫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令人能够感同身受的唏嘘之意,终于结束了这段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讲述。。

  在这期间一直埋头“苦记”的卡内斯,一边活动着有点酸痛的手腕,一边思索着问道。

  “你刚才说。。非计划的信用收缩可能导致经济萧条~”

  “反之,是什么?”

  “后面的话,我没来得及记下来。。”

  大卫仰头靠坐在沙发里,闭着眼摆手道:“玛姬,你来告诉他。”

  “额。。好的!”

  号称“人形记录仪”的小秘书玛姬,歪头看着卡内斯想了想后,说道。

  “反之,通过增加借贷导致信用的大幅扩张,可能导致经济过热。”

  “因此,如果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

  “停!”

  “慢点,慢点。。”卡内斯皱眉向玛姬高喊了两声,手上飞快的记录着。

  坐在他旁边的岩崎直上,低头看着手里本子上的大片空白,默默苦笑着摇摇头,对着电话另一端,问道。

  “绫濑,你完整记下来了吗?”

  “没有。”电话另一端的岩崎绫濑,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些疲惫的问道。

  “科尔曼先生,如果。。”

  “岩崎小姐!”大卫忽然开口打断了她,说道。

  “你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大卫,朋友们都这么叫我。”

  “。。好的,大卫。”

  “如果您明天有空的话,我想登门拜访请教一下。。”

  “好啊~我这里随时欢迎你。”

  “但是按照我的工作安排,后天我就要离开东京回米国了。”

  “你有什么问题,请尽量在我们明天会面时,一起问出来吧。”

  “嗨,我会的!”

  “OK!”

  “那我们今天先这样?”

  “嗯~明天见,大卫!”

  “明天见。”

  。。。

  挂断电话之后。

  大卫让玛姬坐在卡内斯和岩崎直上中间,帮助他们一点点整理好“听课”笔记。

  之后,他手揉着额头站起身,走到别墅外面的草地上,仰头望向天空中的弯月,放松的提出一口气,大脑慢慢放空。

  五分钟。

  十分钟。

  约一刻钟后。

  他缓缓低下头,感觉脑海里忽然“蹦”出了几句话,非常适合表达此时的复杂心情~

  前路漫漫亦灿灿,世事堪堪亦澜澜。

  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

  事事难成事事成,步步登高步步高!

  为了碎银几两,我们一生都在埋头忙碌。

  为了碎银几两,我们忘记了头发变白,忘记了岁月流逝。

  偏偏又是这散金碎银能解世间的惆怅,也能解世间的烦恼。。

  “呼~”大卫用手拍着肚子,自嘲的笑了笑。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会有感受到这种“苦恼”的机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86zw.cc。八六中文网手机版:https://m.x86z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